
创作声明:本文为虚构创作,请勿与现实关联
1954年,我出生在桂南的一个小山村里,父母都是农民,我上有上有一个姐姐,下有一个弟弟,一个妹妹。虽然出生在那个贫苦的年代,父母都没有文化,他们却知道知识的重要性,所以他们再苦再累也要供我们姐弟几人读书,希望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。
可惜我高中毕业那年高考没有恢复,高中毕业后,我就回到村里跟着父母一起干农活了。面对一眼可以望到底的医生,我心有不甘。
那天,我同学跑来我家里,要不要去当兵,一起去报名啊。我肯定是想去的,就跟父母说出了我的想法,没想到父母一致同意。就这样经过体检政审等环节,在焦急的等待着,我盼来了入伍通知书。
我清楚的记得我离开家乡的那一天,我父母既高兴又难过,高兴的是,我终于成了家里最有出息的人了,家里祖祖辈辈是农民,当兵的我成了父母的骄傲。那天我妈哭得挺惨,说这一走,肯定要好几年才能见到了,叮嘱我在部队里好好表现。能不能提干先不说,但是一定要努力,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。
转眼三年过去了,我也三年没有回家,没能见到我的亲人们,我也从当初稚嫩的自己,成长成一位成熟稳重的军人。1976年12月26日,我收到了一封电报,电报只有六个字,可是这六个字却让我泪流满面,电报上写的是“母亲病重速归”。
那个年代没有电话,写信一来一回也要十几二十天。我看到这几个字,担心得不得了,以为我妈得了什么不治之症,病重,到底是什么病,我恨不得立刻飞到我妈面前,看看我妈怎么样了。
我妈是个苦命人,我外婆生下她之后因为难产而死,从她出生的那一天,她就没见过自己的妈妈,这些年来,她一直跟我外公相依为命。因为穷,外公一直没能再婚,从小她也没体验过母爱。我妈25岁那年,外公也因病去世了。嫁给我爸后,也是每天忙个不停,她是那种哪哪都是活的人,手里总要忙着,她才会踏实。
我18岁就出来当兵了,我妈如今病重,我越想越难过,我不知道她能不能挺过这一关。如果挺不过,那我真的无比自责,因为我都还没能好好的尽孝呢,我接受不了我妈有什么三长两短。
看着电报,我泪流满面,找了个没人的地方,狠狠的哭了起来。没想到我的行为被战友伍世林看到了,他走过来问:“杰文,发生了什么事?”我把手中的电报拿给世林看,世林拍拍我的肩膀说:“杰文,你先不要望坏了想,没准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。你还是赶紧去找领导请假回家看看。你也四年没回去了,是时候回家探亲一次了。”
说着世林把往我的手里塞了35块钱。当时我们的津贴一个月只有8块钱,这35块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,世林让我收下,他说:“我家是城里的,父母都有工资,我平时的津贴都不用寄回去,你就拿着,回去这个钱肯定用得上。”
世林是跟我同一年入伍的,又在同一个班,虽然我们一个来自城市,一个来自农村,但并不影响我们的关系。我当时也不知道我妈得的是什么病,要不要花很多钱,世林给的35块我收下了,以后回来了再慢慢还他。
我跟组织请了探亲假,这一次有20天的假期,得知领导批准我的假期后,我归心似箭,第二天一大早就去赶车了,虽然有20天的假期,但是来回都是要花时间的,我不想耽误一分一秒,那一天早上四点多,我就起床去赶车了。
早早的到火车站买票,我买到了坐票,踏上了绿皮火车,在车上要坐车20多个小时,一路上,我总幻想着见到父母姐姐弟弟妹妹的情形。我想父母肯定也是知道我会回家的,但是具体哪一天会回他们也没个底。
下了火车后,还要转车才能到镇上,到了镇上已经是下午了,我家距离镇上有三公里的山路,我打算走路回去。可是我刚刚走出站不远的时候,突然听到有人大喊:“有没有人帮帮忙,帮我把我姐送到医院去,她准备生了。”
